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学点产品心理学 | 用户的色欲

发布时间:2016-03-25 01:55:39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鸟哥笔记
导读:借用某社交产品经理一句“名言”:任何社交产品都别想阻止用户约炮的冲动。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用户约炮是用户的事,与任何社交产品无关,或者说就算互联网没有诞生,这世

一大部分用户并不具备发展线下性行为的动机,这一大部分用户绝对不包括女性用户,女性用户的性需求体现在虚拟世界的想象,这种想象是柏拉图式的,具备线下性行为动机的是男性用户,在所有男性用户中又分为两类:一种是倾向于线上的性语言暴力,譬如语言性暴力的延伸品:图片,语音,视频等……这种想象力所凌驾的性行为是男性用户与女性用户关于性态度一致的唯一共性。绝大多数女性用户不会将性发展到线下,而绝大多数男性用户拥有将其发展到线下的动机。直接定位于寻找性伴侣的产品往往会吸引那些希望线下发展的男性用户,我虽然不否认女性性心理存在的普遍性,但女性用户不会将其发展为线下的真人交互,女人,还是女性用户所在意的是精神与想象的事物。

在核心定位卡点于性的约经济产品中,还是“泛约”经济(譬如facebook中“可能感兴趣的人”,陌陌,微信摇一摇与手q附近的人等……)的产品场景中,男性思维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直接定位在寻找性伴侣的产品中,男性用户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心理行为的客观写照。由于女性思维与心理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比较倾向于心灵之爱的包装,男性自然处于被动地位,所以男人产生了甜言蜜语来获取女性的芳心。这也是泛约经济比约经济更为成功的地方:在泛约经济的产品形态下,男性用户的心理仍然符合现实中的行为,而在约经济中,男性用户的思维更倾向于原始的性心理,这也是约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理所导致的心理问题,让男女对感情与性的看法永远不会重合,当然这是站在集体心理意识上说的,因为谁也无法否认特殊性的存在,让女人像男人一样崇拜身体所馈赠的性只有一个办法:让女人做变性手术,或者给她长期植入雄性激素,不然二者的世界观永远存在异议。同样的道理:绝大多数男人对心灵之爱的态度不会长久,而一个男人把一生交给对一个女人心灵呵护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对感情忠诚,专一又渴望得到另一半的灵魂交流,几乎是每一个女性的信仰……

我们再看看约经济产品的情景体验:清一色的男性用户对一个女性用户展开各种简单粗暴的约会手段,只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生理需求。这个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一种情节:一群雄猩猩为了争取到和一只母猩猩的交配权,而展示着自己“雄壮”的身体。男人对待性的看法与这些雄性的猩猩无异议,都是生理占据主导地位所表现出的一种行径。而女人未必是那只母猩猩,女人要比那只猩猩复杂的多,首先女人的戒备心极为森严,在极短的时间内女人不会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对方看,而男人则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身体推销出去,谈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一个客观存在的道理:男人是性驱动类型的简单生物,这种性驱动与大自然中群畜并无二致,至少在女人看来是这样,而无论男人眼中的女人,还是女人眼中的女人,她们的思维和心理与男人截然相反。尤其在对待性的态度上。

男人的思维导图是:从生理到心理,或者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被迫的屈从女性主义的心理观念,男人表现出猎奇,喜新厌旧,情绪化,理性化,时效性短,易更替性强等雄性特征明显的特性。

女人的思维导图是:从心理到生理,也称作灵魂交流下性的互动,也称作柏拉图式绝对精神领域内的情感交换,女人的性行为不排除生理需要的可能性,但性的前提绝对建立在某种程度的认知之上,思想再开放的女人不会轻易和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发生肢体接触,当然除了金钱与桃色交易外,这种情况是由女性思维普遍存在感性化,安全感,道德感,荣辱观,心灵的支配下所运作的,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一种灵魂运作,女性化思维不存在主观能动性,是本来就存在的一种客观心理应验!

黑客所披露的 AshleyMadison数据完全符合女性用户的思维方式,一种客观现象的应验罢了。男人与女人思维与心理的差异化体现也是那些直接定位在寻找性伴侣的产品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我宁愿相信能想起这种商业模式的产品经理是一个没谈过恋爱的男人,完全沉浸于性幻想中不负责任的灵光一闪。因为这样的产品是注定不会得到女性用户的青睐的,这样的产品只会吸引一批用下半身思考的,心急如焚的男性用户,而依照女性心理的特征,这种充斥着不和谐气息的产品气质不会对她们产生任何吸引力,她们甚至会觉得这里的用户是一群变态!

而运营商由于对女性心理认知的亏欠,在对待用户增长的措施上也表现出一种后知后觉的被动!他们会失望的发现女性用户寥寥无几,包括转化率和留存率。但在这个时候,对女性心理不了解的运营商仍不会觉得产品定位的本身就有问题,他们会认为运营出了问题,或者用户体验,产品服务等细节出了问题,因此写了许多女性用户的虚拟代码来制造一些虚假的繁荣景象,继续吸引庞大的男性用户,其实,面对约经济之类的产品,几乎不用过多的运作,男性用户也不会少的,因为这样的产品太懂男人了。而对于用户性别的平衡性来讲:团队花再多的金钱在产品推广上也无济于事。

包括中国未浮出水面的一夜情交友网站,以及性色文化浓郁的社交产品,几乎全军覆没,而它们的死法很简单,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男女用户比例严重失调,在封建伦理影响最为长远的中国来讲,约经济产品的男女比例失调程度要远远高于黑客所披露AshleyMadison数据!而做这类产品的团队也有着共同之处,他们对女性心理的漠视与无知让所有努力付之东流。这类产品的共性也一致:产品逻辑的因果性绝对成立,但用户(受众群体)心理不成立。

当然约经济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那些产品逻辑成立,站在用户心理层面就失效的产品比比皆是,可怜的是某些团队根本就不知道问题错在哪里,就像约经济泡沫破碎的启示一样,各个领域多少会存在类似的问题,不绝如缕,害团队于无形!

文章来源:创业邦

原作者:秦汗青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