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学点产品心理学 | 用户的色欲

发布时间:2016-03-25 01:55:39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鸟哥笔记
导读:借用某社交产品经理一句“名言”:任何社交产品都别想阻止用户约炮的冲动。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用户约炮是用户的事,与任何社交产品无关,或者说就算互联网没有诞生,这世

在对待性,与处理性的方式上,产品经理应该体现出一种哲学家的远见,而不是与庸人一样把性贬低成群畜的趋之若鹜。尊重人性的弱点,这是站在产品角度思考的一种立场,因为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用户能创造价值的价值环境,再本质一些就是盈利,但凡是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我们都应考虑其中,而庸人的谈性色变站在产品角度无疑是一种短视,这是一种反人类的个体的偏见。对待用户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处理态度与方式最能考验一个产品经理是否具备完整的用户心理建模能力。而关于用户心理模型建模的立场也应当立足于两个方向,两个层面:

作为客体存在的用户群体心理肖像的刻画。

产品经理对这种客观存在的集体用户心理肖像一种理性的拿捏。这种拿捏一定得摒除作为产品人的短视和偏见,最理想的产品人素质是:诗人一样的情怀,哲学家的一样的远见。

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直接与性挂钩的产品都被市场淘汰掉了,更多的是被法律镇压了,直接与性挂钩的产品不具备任何程度上用户的平衡性,女性用户不会选择这样一款产品,因此在“约经济”类型的产品中,我们大多数被运营商以欺诈的手段蒙蔽了。

案例:

婚外情交友网站Ashley Madison遭到了攻击,部分用户数据被盗。AshleyMadison.com为已婚人士提供交友、约会服务,网站拥有3700万用户。产品的口号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是一个典型的替性失控者与享乐主义设计的产品。

Ashley Madison表示:“这起事件并不是黑客行为,而是犯罪行为。这是针对AshleyMadison.com个人用户的非法活动。参与这一行动的罪犯自命为道德审判者和执行者。”

被曝光的攻击者是名为The Impact Team的黑客团队,而攻击原因是,他们认为AshleyMadison在宣传时作出了不实的承诺,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关闭网站,否则就公布用户数据。有这种理由,估计团队中有人没有成功约到性伴侣,恼羞成怒。据悉,这次他们带来的是达9.7GB的偷情网站Ashley Madison的用户资料。

在周二,黑客发布了一份题为“时间到了”的声明,宣布公开这些数据,并给出了查看这些数据的方式。声明称:“Avid Life Media未能关闭Ashley Madison。我们已经解释了该公司及其用户的欺诈、欺骗,以及愚蠢行为。目前,所有人都可以查看这些数据。”

黑客称,网站的用户有90%至95%都是男性,而根据该网站于2013年提供的数据,年龄在35岁以下的注册用户中,男女比例已经达到了1:1。虽然数据有些过时了,但如此大的差异还是令人怀疑网站用户的真实性。

黑客还称,AshleyMadison有不少虚拟的女性帐号,并嘲讽了该网站及其用户群体。

“想在这里找到你认识的人?请记住,这个网站就是一个骗局,包含数千个虚假的女性帐号。男性用户可能觉得注册了全球最大的婚外情网站,但实际上不会找到任何对象。他只是进行了尝试,如果说这样的不同很重要的话。”

所以事实就是,男性兴致勃勃地想找婚外情对象,结果上的差不多是个“同性交友”网站?真是报应。

现在,那压缩后约10GB的文件已经发布到了暗网中,数据包括了用户姓名,信用卡号,消费状况,甚至还可能有性行为偏好。

按照产品逻辑来讲:性作为两性普遍存在的生理以及心理现象,有着长久的支配地位。而在 AshleyMadison中男女比例竟然失调到1:19。而按照真实场景逻辑的推导下,产品用户男女的比例应该是1:1,因为现实生活中性对个体的支配是不分性别的,其作为一种天赋以及本能来讲,有着明显的不随意志转移的不可控制性。

但在 AshleyMadison中的真实数据却颠覆了这一个常规的理念,那些同样有着性刚需需求的绝大多数女性用户并没有选择这样一个平台,这种情况发生会另绝大多数产品经理感到莫名其妙的诧异,当然,这种惊讶,以及 AshleyMadison数据所披露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在产品心理学中虽然令人出乎预料,但也在情理之中:这是产品逻辑成立,而用户心理逻辑不成立的典型谬误,也是由于产品人和公司高层的阅历不足所造成的,许多产品多少会触及一些用户心理模型,他们不会真正的想到用户在想什么,当然,那些用户所想不到的,包括产品人想不到的,作为欲望或者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的隐性,又被我称之为用户心理未发现的新大陆。

这种欲望与心理的未知领域,我在前些章节也讲到过:隐性欲望,或称之为隐性需求,指用户群体还没发现,但做出之后就能产生强烈效应的产品,譬如苹果手机对传统手机的颠覆。在这一章节我同样要讲另一个问题:用户心理模型中隐性的潘多拉魔盒。

互联网产品,包括今后的智能产品,比如机器人,ar……vr……当然这些似乎有点遥远,但在我撰写这书的时候,韩国旗手李世石已经败给了人工智能。媒体似乎对这件事很重视,因为它登上了各国的头版头条。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它已经在表现人工智能在崛起的种种迹象,在我撰写这书的时候,抱歉,在我这个简短的时代里,还没有任何真正走进群众的人工智能出现,甚至互联网产品的产品观都只停留在工具的层面。但我相信人工智能会是一个惊讶,也是一个不可控制的趋势,任何个体和有秩序,有智慧的群众不可能打败趋势,因为趋势是群众意志中额外意志的产物,而群众(这里指人类集体文明)拥有自己的心理模型,智力以及生命力,而这生命力对于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或者部分群众(城市,国家,民族等……)都是客体,一种不随主观意志所转移的客体……当然书籍市场上没有任何一本关于产品心理的书籍文献,用来阐述做产品与心理,宗教思维,哲学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软件),还是人工智能产品(硬件,或者软+硬)它们背后的逻辑与共性是一致的,但工具层却不一样,因为做硬件和软件的工具流程不一样,我在尝试寻找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共性,这种共性只能在用户身上找到,产品只是用户本能或者欲望的延伸,做产品的终极逻辑一定是回到人身上,时间会检验一切。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