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社交中“群体”行为:微信、QQ和陌陌的群、多人聊天和聊天室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6 14:29:03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导读:副标题#e# 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现在的社交app,例如QQ,微信,陌陌他们围绕个体展开,通过一对一聊天,朋友圈,评论,赞,LBS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于交流沟通的工具

微信: 以聊天消息的方式通知被邀请者,点开邀请信息可以到群聊邀请页面点击加入。微信无专门的通知渠道。这样的好处是被邀请者会很清楚是谁邀请了他,且在两天页面就能很快完成操作,此外在群聊邀请页面能看到一些安全提醒项。

  • QQ:会在“群通知”里面,提醒用户谁邀请了你,点开后可以看到有“验证消息”和“群推荐”两个tab页面。在“验证消息”页面可以看到所有的群相关消息,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同意”按钮加入群,也可以点开查看具体群信息。

  • 陌陌:以聊天消息的方式通知被邀请者,点开后打开了群信息页面,在这个页面用户可以点击“申请加入”进入申请页面,需要用户填写申请理由,并且等待管理员确认。也就是陌陌的被邀请也一样要走主动申请的流程。仅仅是换了一个获取群消息的渠道。

  •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

    微信方式最简洁,聊天页面打开即可完成加入群聊。但是这种模式无法承载更多的消息和功能,此外没有一个统一的入口让用户去查看群相关信息,容易被其他消息覆盖,下次寻找邀请信息需要代价。

    QQ把群相关的通知收归到了“群通知”页面中,集中化展示便于用户管理但是相对不够简洁。

    陌陌的邀请加入链路最长,最终和主动的申请加入是一样的流程,这样的方式和用户认知上是不一致的。

    第四步:加入

    无标题41

    无标题42

    无标题43

    用户接受邀请后,就加入了群聊。

    • 微信: 在首页置顶一条消息,告诉用户已加入xx群。点开后会把群里成员昵称全部罗列到聊天页面,并给出一个消息提示用户人数多,已默认开启成员昵称,告知用户可以在聊天信息页面关闭昵称。

    • QQ: 在首页置顶一条消息,告诉用户已是xx群成员。点开后,没有罗列群成员,给了一个提示用户,你已经群成员,跟大家打个招呼,QQ默认显示群成员名片。

    • 陌陌:并不会置顶新加入的群消息,而是放在功能帐号之后。群相关消息也会在“群组通知”中统一管理。加入后群里会以名片方式提醒新加入用户。

    综上来看:

    微信和QQ加入群后的交互模式类似,都会置顶新加入的群消息,而且首次进群会给予相应的信息提示。微信会把群里所有昵称罗列展示,微信在群人数少时默认是不显示昵称的。

    个人觉得,对用户而言这样的罗列昵称,只传达出了人好多的感受,提示消息里面的昵称设置又增加了用户的思考负担。

    个人觉得直接类似QQ、陌陌默认就展示昵称。且加入时不用罗列全部人员会简单一些。陌陌没有置顶新群,没有给到用户一个较强的提醒。进入群后,以名片方式提醒加入新用户,这种提示会比QQ和微信强一些,但是点击名片和点击用户头像功能却是一样,有点重复的感觉。

    四、总结

    通过对三款app的多人即时通讯分析后,我们发现,现有的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别: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三个类别各有特点,具体比较如下:

    对比表格

    就如上文提到,人本性喜群居,喜扎堆。小到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群体。多人沟通交流需求普遍存在于生活中。QQ最初的OICQ版本就有公共聊天室这样 的功能,再到后面2002年QQ群正式出现。那么多人即时聊天功能到底有啥好处,这里主要从对于app本身和对用户两个视角来看。

    对于用户而言: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可以排遣孤独,获得关注,获得归属感。形成个人影响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任何时候当你想分享东西,又找不到合适的分享对象时,发到群组里,会引起比较多人的共鸣。多人聊天的存在,让用户降低了孤单,有更好的归属感。

    在群组里,尤其是人数很多的大群组,活跃用户总是那么几个,他们说出的话会比较多的人回应。收到的关注也比较多,其实这种反馈响应也刺激着他们更加活跃。让他们能够获得成就感,感觉受到关注,尊重。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考虑,对于话题领导者而言,受到关注是好事,但是对于普通一般成员来讲,其实就变成了一个关注者。类似于微博,大部分人都只是观望围观。时间久了,一般用户发声没有回应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有一种不被关注和接纳的感觉,可能会屏蔽消息,甚至退群。

    获得信息

    个体获取信息有限,掌握信息少会带来不适应和不安全感。多人的交流有利于个体掌握更多信息。

    从功能上来讲,会存在很多场景需要多人进行交流。以前读书的时候,都是通过QQ群进行班级管理,发布消息,布置作业,共享资料。现在工作了,也很多工作相关的QQ群。

    对于这样的场景,群的功具属性会比较明显,那么群功能越多越丰富,例如群投票,群AA,群资料共享,照片墙,群公告等工具属性的功能就会有比较大的价值,方便用户。

    扩展社交圈的便利渠道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