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付费or免费:知识技能类分享经济该交出什么答卷?

发布时间:2016-09-09 07:12:41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曾响铃的网站
导读:最近两月知识技能类分享经济的故事有点多……

  当时间滚到2016年,内容付费成了新的风口,罗辑思维趁机推出了内容付费订阅产品得到APP,将李翔、王煜全、李笑来、卓老板等这些原来名不见经传,只在圈内小有名气的怪杰包装一番后便以199元一年的价格打包出售。再经过罗振宇殚精竭虑地推销,就有了文章开头说到的漂亮战绩。

   我们且不去评论得到app中的付费订阅内容《前哨王煜全》,《李翔商业内参》等的内容质量,先从内容来看,他们多是以个人的见闻与经历作为背书。 用视频+语音去塑造人格,将人格兑换成流量,最后玩起了内容电商,其实质都是在打造知识型网红,复制或延续罗胖的成长轨迹,创造出一个个新的人格魅力体,只是在商业变现上,又回归到电商的打法。因为:

1、无论是之前的玩会员社群,还是后来延伸的卖书,又或是现在的得到APP都是在用快速推爆款、平台拉流量、财报刷数据的电商模式故伎重演。

2、这一整套链条中,用户除了钱,更多贡献的是自己对罗辑思维的信任,而罗辑思维给电商导流消耗的是其苦心经营的人格,这是最重要的社交货币,也是粉丝们用爱供养出来的结晶。但可惜,当罗辑思维形成的流量加速向产品转化时,平台总体的信任资产也在加快地贬损。有人甚至直接评价罗振宇这是“把知识当货卖,把货当知识卖”。

3、从现在看,关于罗辑思维关于得到APP的负面声音越来越多,诸如“罗辑思维没逻辑,李翔商业内参成外参,量化生产的模式有问题,同质化太明显”“好后悔订阅,没有价值”的“晒单评价”数不甚数。再加上淘宝上各类盗版,罗辑思维恐怕正面临着未曾预知的尴尬:罗振宇鼓吹的内容付费,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视频付费苦心经营这么多年,还得广告上苟且或在提醒罗辑思维:单纯依赖流量变现的电商模式承载不了知识付费的宏伟大业。

由此可以看出,猪八戒网、分答、罗辑思维们都在以自己的理解在试探知识技能型分享经济在付费问题上的“安全区域”。谷歌2002年推出收费问答“谷歌问答”,2013年又推出了基于视频聊天工具的专家收费问答、培训服务,但都以失败告终以及模仿者百度知道和知乎们在商业变现上的徘徊不前,都在应证,这个“安全区域”不太好找。

不管要不要钱,还是能不能要到钱,都得从这些开始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悲观面对知识技能类分享,要知道钱才不是最大的成本,协调成本才是,这包括时间成本和信任成本等,真正有实操经验的行业大拿最稀缺的是时间,而不是那几百块咨询费。而对于一些特点的人群,如视时间为生命的精英人群,求知若渴的五好青年,追求仪式感的狂热粉丝等,收费并不件困难的事。但我们却需要摆正态度,无论如何,都得重视这些原则:

一、要头部,更要长尾 

  知识技能类分享链条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重新被定义,一个用户既是知识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个好问题,和好答案一样珍贵,都将成为优质内容的重要标准。

  这就意味着所有人的都平等,而单纯依靠大V、大咖、网红撑起的平台,一旦热情冷却,将因为没有扶植足够多的草根而丧失生命力。事实上,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不是所谓的大V,公知,而是真正扎根在各个行业但不太起眼的专家。所以别太依恋大V,大咖,好好和草根谈一场恋爱,别只关注头部用户,那些微弱却持久的长尾才是主宰平台死活是命脉。试想下,猪八戒网如果没有那500万中外雇主,1000万家服务商,怎么去讲述一个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服务众包平台的故事。正是这些个人及中小微企业释放的长尾效应让平台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共有知识有可能聚沙成塔。

二、要立竿见影,更要细水长流

  如果知识技能型平台只是大V们的福音,而不是大多数普通用户的“福音”。那么真正享受到红利是只是初期的大V,他们在知识技能类分享平台上实现“割韭菜”“拔鸡毛”、变现后就留下一地鸡毛,这是杀鸡取卵的一次性买卖。

  但当绝大多数用户被冷落时,知识就不再因分享而流淌,反而会因为大V的存在而阻塞。所以我们需要千千万牢牢扎根在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他们不在乎一时得失,在短期利益和长期效益,在立竿见影和细水长流中,他们选择后者,做一口口钻井,源源不断共享知识能量。而作为平台,则需最大发挥连接价值,快速匹配,让拥有钻井能力的普通知识技能人群加快能量释放。

三、要规模化,更要连续性

知识共享经济实质是认知盈余的一种演化,这多是一对一个性化私密性C2C的模式,这就注定无法让知识提供者实现标准化。并且知识经济本身是一门注意力生意,注意力与知识信息质量和数量正相关,而质量和数量与知识提供者和创作者的能力相关,他们只能随着时间线性增长。Papi酱即便每天产生一个视频,一辈子也只能做那么多。事实证明生产内容就是榨干自己的过程,能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只是少数,除非不断汲取新能量。那怎么办呢,做交叉性服务,做横向连接,罗振宇的”得到”app就不敢把知识性内容限于商业评论,而是逐步加上了音乐品赏等内容。

猪八戒网那个“打造八月八免单日,免单十万单,助力十万家企业创业。”如若限于单一行业,单一用户类别、单一需求中,这事只会以失败告终。唯有把这事看做是通过一个订单的切入,去捆绑一个企业,并实现多样交叉性服务,才有可能把事干下去。

总之,知识技能类分享型平台在盈利收费这件事上还需从长计议,首先得站在绝大多数长尾用户的那边,为用户提供路径或方式,创造连续长久的价值,最后才有机会收获掌声和金钱。

脑力手艺人曾响铃 微信号:xiangling0815 重点关注SaaS/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O2O/新媒体运营等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