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建立用户与产品的情感关联,最有效的办法是打造用户反馈体系

发布时间:2016-05-14 18:59:34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鸟哥笔记
导读:如何让用户透过产品感知背后的人,转化普通用户成为中核心用户,建立情感关联?

2.用户反馈的数量很大。如果每天需要处理20条用户反馈,1个人力可以解决,但是如果是100条反馈呢,增加人力肯定不是合理的解决办法。所以,可以招募用户志愿者,给出一个常见问题答疑模板,做好分工排班,就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3.用户需求分析。把用户描述的意见建议,转化成产品需求,我认为这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最考验运营功底,也是最有价值的。运营不能只是简单的收集和搬运用户描述,而是要进行沟通和分析,转化成产品需求。

最简单的例子,很多用户询问怎么发帖,潜在的用户需求是发帖入口太深,产品上可能需要优化。

4.推进难。用户反馈的问题,经过处理后会分发给各个项目组,并推进解决。但这些用户反馈对于各项目组来说,都是计划外的事,很可能对KPI都没有直接帮助,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相应速度慢,甚至推卸责任的情况。

解决办法是,在设置用户反馈规范制度时,争得老大的认可和确认,并在每个项目组明确唯一的接口人和处理问题的响应时间。

5.团队认可。只是由上而下推进的项目,并不算健康,而且老大也不会长期持续的关注这件事,所以就需要整个团队成员的认可,这样推进起来才会更顺畅。

解决办法是,多做分析和总结,并且把处理反馈的实际收益告知给各个项目组,让他们明确的感知自己的劳动成果,下文会详细说怎么做。

第四步:传递价值

把用户反馈体系看做一个项目,想要衡量其带来的价值。负责这件事的运营人员,不能只是做完前三步就完事大吉了,而是一定要做好分析总结,整体分析用户反馈体系带来的价值,并且传递给用户和团队内部。

总结的内容包括:

1.整体数据,处理反馈的总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了几个平台的多少条用户反馈,覆盖全部用户反馈的占比是多少,环比是增是减。先从数据上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就相当于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知道整体盘子的量级。

2.具体收益,包括可量化和补课量化的。可量化的收益,最理想的情况是因为用户反馈而上线的产品模块或运营措施,从而带来核心指标的提升。这就是完全可以归功于用户反馈体系带来的收益。即使遇不到这样理想情况,也可以统计出因为用户反馈而做的改进次数,暂且认为被产品经理采纳的需求就是有价值的。

不可量化的收益。比如用户反馈的量级在减少,有可能是因为用户反馈处理的及时,解决了用户的问题,修正了产品不足,危害面减少,所以发声吐槽的用户少了。如果对这样的反馈置之不理,会影响更多的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负面声音也会呈几何倍数增加。

3.整体分析的结论。负责用户反馈体系的运营人员,可以从整体的分析用户的声音,洞察里面有价值的信息。以下列举集中情况:

①询问某一类问题的用户增多,意味着需求突显。比如用户问如何保存app里的图片,说明近期有很多告知图片类内容,用户很感兴趣,并且有收藏的需求。因此,不仅可以做收藏的需求,是否还可以把图库这个产品模块做起来。如下图案例:

建立用户与产品的情感关联,最有效的办法是打造用户反馈体系

②吐槽帐号被盗的情况增多,是因为最近有新的「犯罪团伙」,还是因为帐号功能有BUG。查看这些用户投诉的内容,找出共同点之后,尽快反馈产品经理处理。如下图案例:

建立用户与产品的情感关联,最有效的办法是打造用户反馈体系

③新版功能的决策失误。比如在新版上线之后,有很多用户投诉或吐槽同一个新版优化点,就需要尽快与产品经理一起review这个版本了。如下图案例:

建立用户与产品的情感关联,最有效的办法是打造用户反馈体系

#专栏作家#

韩叙,鸟哥笔记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 ,欢迎大家关注

从业10年的运营工作者,一直在互联网产品运营的路上,曾任百度高级产品运营师,目前担任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