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创业公司里,那些不可或缺的运营角色

发布时间:2016-01-14 23:20:49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36氪
导读:为什么需要运营?不同的运营角色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一家创业公司需要怎样的运营团队?这篇文章作者试图给出一些答案。

新更新的产品,因为极大了提高了头像与本人的相似度,触发了用户极大的认同感,使早期的种子用户有意愿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中进行点以点的传播,所以引爆了产品。而实际运营做的推广,就是利用人的各种心理增加产品的口碑传播!

所以一个高级运营并不是在内容、用户、推广三方面做到极致,而是能将运营思维融入到产品到中。

一个高级运营,能识别用户使用产品的运功是什么,并能跟产品沟通支持并鼓励这种动机。

动机,包括,但不限于

 

  • 身份表达,在产品当中满足用户的形象表达
  • 彰显个性,让用户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撰写影评,标榜文艺
  • 互惠心理,Yelp 上面的,现在该你来评论了,暗示互惠,其次把你称为美食评论家,
  • 声誉,塑造自己的声誉,知乎点赞数,关注数,收获的赞,感谢数,被收藏
  • 成就感,有效的完成任务,比如 KEEP
  • 掌控感,控制其个人信息的展现和分享,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自己掌握看谁的朋友圈,对谁可见之类的
  • 拥有感,拥有自己的在线内容,Myspace,我的空间,YouTube,你的地盘,禀赋效应,人们倾向于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评价更高,因为拥有产生了一种责任大吃一惊 ,比如你的主页,你的群组,都有拥有感
  • 群体归属感 ,人们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未来见面互动帮助的可能
  • 娱乐,参与本身就很有趣,加上有意思的游戏互动元素

 

等等,高级运营洞悉人性,它们的运营战场不在渠道之争,不在内容之争,面是在产品暂没有上线的时候,就构建了运营增长引擎;

他们明白

了解用户动机比用户增长重要 构建产品氛围比内容增长重要 构建产品口碑比拉新数量重要 构建用户关系链比关注用户活跃度重要 增加用户离开成本比流失率本身重要

他们的工作就是掌握核心,而非运营本身

 

  • 在内容运营上面,他们懂得,先构建内容生产引擎,即用户为什么生产内容;
  • 在用户运营过程中,他们懂核心用户,懂用户流失的原因,也懂用户为什么来的原因;
  • 在做推广的过程,他们懂每个渠道用户的属性,以及大致效果,而不是微信在几点转发;

 

3、能组建并管理运营团队

产品不同阶段组织什么样的团队

产品发展的早中晚期的运营配置是什么样的。产品早期,推广需要做什么渠道的推广,是重 BD 谈合作引谈,还是在微信上面布局;种子用户需要拉多久,用户玩成什么样的算是建立起了氛围,内容运营,怎么快速建立内容生产机制,各个不同方向的配比是什么样的。

 

  • 各个团队如何配合
  • 各个团队的目标如何定
  • 各个团队的计划如何定
  • 各个团队的 KPI 如何定 ……

 

都需要你一手操办

怎么招人

组建团队是你依靠 HR(可能那会儿都没有 HR),怎么组建,团队没有名气度,产品迭代中拿不出手,工资跟 BAT 比,没有竞争力,怎么招人

管理团队,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4、运营技能

A.内容运营:

  • 制定内容细分方向
  • 制定内容运营的目标,计划,确立核心指标
  • 制作内容推荐标准
  • 规划内容审核流程等规划
  • 依据公司要求制定内容的相关目标
  • 构建内容生产引擎
  • 内容盈利机制的探索
  • 内容趋势分析
  • ……

再往下才是

 

  • 标题怎么写
  • 内容怎么写
  • 视频怎么拍

 

等基本内容运营的工作

B.用户运营

产品的用户如何定位 产品如何进行冷启动 如何获取种子用户 测试期的种子用户如何运营 推广期的种子用户如何运营 用户引导 注册转化率的改进 用户增长引擎的搭建 核心用户的核心要素? 如何利用用户心理,互惠,社会认同,权威,网站效应,平台效率获取用户 如何确立用户生命周期,确立单个用户获取成本的上限 如何定义用户流失,如何防止流失 如何找出产品的心动时刻 用户唤回的机制 流失的用户如何唤回:流失定义——流失原因分析——流失用户群划分————短信到达率(其它方式的打开率)——短信打点率——回访率——流失用户承接 增加用户活跃的机制

注意以上解决的是一个机制问题,而非实操

再往下,是具体的执行

比如种子用户,拉身边的朋友,微博大 V,QQ 群好友,就需要具体到邮件怎么写,标题,措辞,等

C.推广运营

明确一点,需要在哪些渠道做推广,如何做推广,渠道千千万

用户无非两种,一种是使用互联网产品的,一种是不使用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互联网产品用户的注意力通过在产品上,而非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通常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广告、地铁广告等传统的媒介。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