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推出AR/VR手机会让二线手机们绝地反击吗?

发布时间:2017-01-23 03:32:50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歪道道
导读:副标题#e# 文/歪道道 《浪潮之巅》写道:有些公司有意无意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可是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尤其是错过下一次革命浪潮的转换期,前夕

AR能够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叠加到真实世界里,而VR能让使用者沉浸于内容中所呈现的景象,与现实所处的环境无关,仅仅从这个基本区别也可以了解无论是技术门槛还是应用前景,AR要比VR更具挑战性。然而即使是所谓的VR元年也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惊喜和进展,随VR公司倒闭、裁员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很多人甚至怀疑这个新兴产业已经提前进入了资本寒冬期。其实相比AR技术,VR产业在2016年已经伴随着这一概念的火热吸引了大量互联网企业涌入,其中不乏拥有过硬技术和雄厚资金的巨头支持,但为什么在这样利好的情形下非但没能保持齐头并进的趋势,反而逐渐陷入半死不活的局势?

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户缺乏黏性的问题,据调查,PlayStation 4 官方公布的销量已经达到了 5000 万,而支持VR Ready的PC数量是1500万,但实际上这些满足VR硬件需求的PC用户中仅有6%购买了VR头盔,除此之外,在游戏分发平台Steam上存在着大约1500万的用户电脑配置达到了VR的要求,但这其中购买VR头盔的却只有3%。简而言之,适配限制不是阻碍VR硬件普及的主要因素,VR头盔本身的性能还亟待突破。当然还有内容吸引力和丰富度的问题,很多从事VR应用开发的人都表示利润太低、成本太高,长期的亏损使开发者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何谈能研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呢?

基于VR元年的整体态势,也许谈论VR爆发还言之过早,这项新技术的进程毕竟涉及技术难关、消费需求两大难关。同时也正是这些预见性障碍使得重点研究AR技术的公司少之又少,即使是硅谷科技巨头微软和谷歌也没能在今年研发出现象级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而且谷歌更是因为Magic Leap的造假风波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家初创企业曾经以高达45亿美元的估值为人熟知,现如今却因为迟迟没有研发成品而被讽刺为“PPT公司”,尽管其高管竭力否认和澄清,但在没有惊艳产品亮相之前,谷歌和Magic Leap还要承受多方质疑。

正是在如此形势之下,众多消费者对联想或华硕的AR手机保持着很大的质疑态度,他们普遍认为,连技术难度稍低的VR设备都没有实现重大突破,又有什么理由购买一款性能还没得到认可的AR设备或者手机呢?况且从此前发布的搭载谷歌Tango或Daydream系统的其他手机来看,很难对这款手机抱有乐观态度。

据外媒报道,较早支持Daydream的谷歌自家两款手机Pixel和Pixel XL,在运行VR程序15分钟后出现了过热的情况,而且屏幕还弹出了相关的安全警告提示,用户只能中断VR程序待设备冷却后再次使用手机。而联想Phab2 Pro在面世之初就受到了科技媒体Techradar的消极质疑,它指出,“如果第三方应用不能够提供有价值或者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则Tango手机将会以失败告终。”所以在经历了智能手机产品事故的冲击之后,消费者对安全的顾虑会大大增加,运行Tango或者Daydream程序所带来的隐患将会很大程度上阻碍移动端VR/AR的进一步研发。

总之于双方来讲,这实质上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尝试,谷歌需要手机厂商来实验Tango或Daydream平台在移动端的运行效果,手机厂商则需要搭载AR/VR系统来增加亮点,但结局绝不会如他们所想的那般美好,因为现实的光辉还没照进这片未知的领域。

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众号:歪思妙想(neihangaoxiao)。禁止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