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小米慢了吗?解构小米泛娱乐版图

发布时间:2016-03-14 16:49:05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网易科技
导读:小米早已不再是一家单纯的手机厂商。几乎在布局硬件生态链的同时,小米又将其触角延伸至内容产业。不过与硬件生态不同,小米在泛娱乐领域的动作却神秘到鲜有报道流出。

这主要考虑到泛娱乐产业本身的特点。以此前上映的《寻龙诀》为例,其制作班底几乎是《画皮2》的原班人马,即便如此,前前后后依旧历时四年才出成果,在这期间导演乌尔善还摔断了腿。“与游戏不同,电影本身就很慢,因为做电影不可能像游戏那么浮躁,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我们的项目走的太慢”。

被小米投资的华策影视,对此可能更有感触。在2004年,雷军就曾向同在金山的尚进推荐《幻城》,并称这部小说在IP领域会十分有潜力;到2008年前后,《幻城》的电影IP卖给了上影英皇。项目相关人士透露,受限于当时的一些视觉技术、投资规模等限制,最终八年授权期行将到期,《幻城》电影依旧难产。此后,《幻城》IP被转授权给华策,待到今年前一份授权到期,华策才能真正将《幻城》投向市场。

2004年-2016年,12年的空白期,若是放在互联网以及游戏领域,早已沧海桑田。在电影界,很多作品的历程都颇为坎坷,时间的跨度也尤为长,这对习惯“下快棋”的很多新进泛娱乐玩家是几乎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小米一旦下注于更上游的领域,便会成为持久战。“IP最大的纬度在于时间”,尚进表示,事实上,通过在资金层面的整合,小米的布局已经很快了,只是与直接买IP再通过游戏变现等方式消费掉的“IP战略”比,实在是慢上太多。

再造一个“中影”?

另一方面,尚进所说的第三点“各个环节都得找到最靠谱、最牛的团队”,实则是小米IP战略最具体的布局。在尚进看来,全产业链条中,只要有一环口碑做差了,就会对整个IP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小米需要对全产业链团队的选择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把控。

这个“把控”,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些团队纳入自己旗下。

在小米互娱当前的布局中,绝大多数投资仍然没有对外披露,尚进称,投资的数量肯定不止此前所说的20多家。“在中影集团,有300多家职能完全不同的子公司,可以预见,娱乐版块的细分程度是多么的惊人”,尚进补充道。

而小米正是在努力布局各个较为细分的领域。在艺人经纪公司方面,尚进称小米投资的数量在全国应该算数一数二的;在动画内容公司方面,小米互娱也投资了一些素质较高的团队;电影制片公司方面,已经披露的是承制《鬼吹灯》电影的新圣堂;小说版权公司方面,当属南派投资这类;网剧公司方面,小米也有所布局,之后可能也会做一些信息披露。

此外,在专业领域更为细分的层面,小米互娱还参与了不少小团队的天使轮。

“小米互娱一直在试图覆盖泛娱乐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但很可惜,时至今日,就算是一个领域只投一家,小米互娱也还有不少领域没有覆盖到”,尚进告诉记者。

这也意味着小米互娱的蛰伏期并未结束。但小米旗下的项目已经开始陆续结果,据了解,今年7月,《盗墓笔记》大电影将会上映;8月,《盗墓笔记》电影VR版和游戏VR将上线,这些成果将会成为小米对外正式交出的第一份泛娱乐产业答卷。

小米正以它自己的方式建造一个新的“中影集团”,或者说,在布局方针上,正有意无意与其对标。

不过小米的建造方式,仍然颇具“小米”色彩。尚进说,当前小米互娱负责某具体业务的人员只有86人,即便以后加上被投产业公司,可能也只有数千人;对比动辄上万的传统内容产业公司,这显得格外轻量级。

“小米用投资建造产业链的模式,核心还是在于提高整合效率,”尚进解释。虽然没有让传统内容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整合效率的提升,依旧算的上是一种创新,与之相比,小米互娱仍称得上是“轻量级”。

而布局繁杂所带来的“重模式”,似乎与这种“轻量级”并不矛盾。

回归变现

不过,耗费数年时间摊开这样一场大局,“将IP养起来”显然不可能是其最终目的。尤其是对于一家商业公司。

事实上,通过投资和产业整合最终养成的超级IP,同样具备“超级”级别的吸金能力。以迪斯尼和漫威为例,前者几乎垄断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公主”IP,后者则占据了超级英雄领域的半壁江山,二者都在各种周边、娱乐形式授权等诸多后端链条中获益颇多。

IP的本质是一种垄断。对一个题材进行跨领域反复开发,同时也具备了对其链条上所有“造钱”环节征收“税务”的权利。如果一家公司既拥有上游的“垄断权”,也具备相对下游的生产能力,整个链条的受益无疑将获得最大化。

这可能正是具备下游生产能力的小米瞄准的“内容金矿”。

在小米商城中,从来都不乏一些周边产品的试水,诸如米兔的玩偶、T恤、鼠标垫、计时器等等。虽然这类产品短期内并未给小米带来较为明显的受益,但小米似乎从来对此乐此不疲,产品更迭颇为频繁。

这似乎可以看出小米对于周边产品的热衷。尚进说,对于小米整个生态而言,这一切都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后续不仅仅是产品周边,一些硬件都有可能围绕IP做出一些产品”。而一旦有了IP背书,产品的溢价和销量都将具有质的改变。这些举措,都将为整个小米生态直接变现。

当然,变现的手段并不仅仅是这一种,当前更为普遍且更易实现的依旧是游戏。

事实上,在整个IP战略中,游戏占据着并不核心但却至关重要的位置。“就像很多互联网公司80%做免费、20%在做收费一样,小米的泛娱乐板块也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向IP养成阶段,并将相对少量的精力投往游戏,并实现整个体系的快速变现”,尚进解释道。

这就不难解释小米互娱为何一边在试图澄清外界对其视为游戏公司的印象,一边又在游戏领域动作频频。据了解,在去年App Store年度 TOP10游戏应用中,小米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有两款小米相关游戏登榜:《全民奇迹MU》,CP方即小米投资的天马时空,渠道分发上也以小米渠道为主;《列王的纷争》,小米互娱为其国内安卓独代。

这一趋势到近期力推的《我欲封天》则愈加明显。据了解,《我欲封天》由小米互娱、有爱互动、天马时空、指游方寸联合出品,除了小米互娱,有爱互动和天马时空都是小米投资的公司。

虽然尚进坦言,小米互娱在游戏上的投资动作并不多,但作为IP战略的最后一环,游戏仍是小米互娱不可能撇开的重要业务。产业链上,每一环都不可或缺,也许才能完成雷军对小米内容生态的期许。

在谈话的末尾,尚进突然问记者一个问题,“你觉得索尼是一家什么公司”?

无疑,这家同时拥有大量消费品硬件业务,同时又拥有PlayStation、索尼音乐、索尼影业等顶尖内容公司的集团,早已无法单纯到让人下一个简单的定语。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