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隐藏在今日头条百亿市值背后的算法:巨大可能与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16-01-28 04:33:23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虎嗅网
导读:无论2016年科技圈热门的噱头有多少,对数据基础设施方面的耕耘仍然是决定实力的关键。阿里之类电商数据帝国自不待言,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在资讯数据领域的开拓更加值得注

下面这个微博截图体现了风格:隐藏在今日头条百亿市值背后的算法:巨大可能与现实困境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算法 今日头条估值

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赫芬顿邮报同一个“美国梦”,也具有显著不同的气质。有自己相信并追求的价值观,追求新闻事实时候有非如此不可的冲动,写作时有难平之意化为不休的诉歌,这才是风格。

风格是原创,是观点交锋,是议程设置,是话语创新。算法还没学会这些,因为设计算法的技术人可能还不太懂这些。

这还不只是差异化竞争问题,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内在矛盾。头条们不止是平台,因为伪装不是白装的,新闻客户端的表象与算法机器的矛盾是无法摆脱的“原罪”。形式不是内容之外可有可无的事物,形式就是内容。头条们注定不可像没有首页推荐的微信公号平台一样,真的只做完全中立,没有一点情感和立场的平台。人们都认为你是资讯客户端,你就要做资讯媒体的事情,哪怕和算法的性格有矛盾。但矛盾不是缺陷,矛盾是推动自身进化的动力所在。

他们想有风格。

起步较晚的“一点资讯”在努力表现自己的风格,比如宣称自己是做兴趣搜索,有别于头条的算法推荐。吴晨光宣称一点资讯是“百度+头条”:

“正如一点资讯董事长刘爽所说,如果头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那么一点资讯就是火药和指南针。这两个APP都以‘千人千面’为核心竞争力,因为确实像造纸术一样改变了传播。但一点比头条更近一步:所谓火药,是通过搜索唤醒了沉睡在APP里的信息,你可以通过搜索、订阅,两步完成你对任何你感兴趣内容的定制。至于指南针,我这样理解:因为一点后台有非常精准的用户画像,所以可以把最符合你兴趣的内容分发给你。用我们内部的一句话说:大事件作出共鸣,个性化要像蛔虫。”

可以看出来,作为后起者,一点资讯一方面不得不通过头条来定义自己,同时又必须有所区别,特别强调搜索。不过从用户直观感受来讲,这种区别是很难看出来的。头条一样有搜索功能,也会记录读者的搜索行为。可能,郑朝晖有雅虎的经历,在搜索上会有独到经验。

至于“指南针”,只是一个更生动的比喻。所描述的“用户画像”,可以猜想也是和贝叶斯算法之类大同小异的方法。

看拉勾网上“一点资讯”的招聘,唯一的算法师招聘广告要求:

“文本分类和语义理解,社交网络分析,网页搜索,推荐系统等领域的特定算法,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网页搜索,推荐系统,用户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应该说,所谓“特定算法”大家都类似。具体的公式和策略五花八门,但那只是鸡蛋的不同,最多在比拼谁的算法最state of the art。能区别风格的还是操作者的思想理念、媒体情怀和舆论场的洞察判断力。同样的算法,具体开发时候也要看悟性、灵性。谷歌与百度在用户看来,最直观的区别也还是理念和情怀的不同。

相比之下,吴晨光强调一点资讯在提高自媒体门槛的做法,这种筛选是由媒体人团队做到的,我认为更重要。

“最近两个月,一点资讯封掉了大概7000多个号。古玩、健康、财经等,都是重灾区。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放宽入驻条件,但我们相反——高标准,并且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从一级到六级,级别越高标志着你的内容越优质,这样你得到的展示量就越大。”

这是在用人的智力为算法提供可贵的参数。

头条大举招募媒体人入驻平台,并加大对自媒体平台的投入,这是有意识地抢占底盘,获得内容版权,也是无意识地要让自己更生动。

可是算法尚不能理解这种风格化的努力。

困境2:引导读者走进信息的茧房,沉沦于本我

我试着用社会心理学的语言来描述算法独尊主义带来的信息茧房问题。

算法和读者一起,沉沦于本我的漩涡。本我的欲望让你去点击了一条惊悚的社会新闻,但本我不是人性,对本我的自省和超越才是人性。反复涌来的社会新闻会让读者生厌。这个一直被人质疑的问题似乎没有得到透彻的说明和改善。

求证过员工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们会告诉你不喜欢这样的信息就用手指划掉,系统就会减少此类信息推送。我在虎嗅上也看到类似的回答,如下图: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算法 今日头条估值

算法只计算异同关系,只机械地问你要还是不要,而没有计算诸如相对关系、主从关系等等复杂的关系。就像一个不太会恋爱的直男,听到对方说no的时候,并不善解对方真正的意思。

我同意虎嗅上这个读者的说法:隐藏在今日头条百亿市值背后的算法:巨大可能与现实困境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算法 今日头条估值

算法能否采用更好的策略,除了数学思维本身,还在于算法对人性的理解。非线性思维才能贴近人性——哪怕是庸常之辈,也会渴望有一只手能托起自己的头颅。假如用户多点击了几次惊悚社会新闻,算法可以继续推送同类资讯,但是一定要显出一种“我猜你其实也是个有高尚趣味的人”的姿态——可以于惊悚新闻信息流里突然插入一条洗眼资讯,可以是正能量,可以是对立面,可以是新闻分析。既然瀑布流里面可以插入广告,为什么不能插入和用户点击趣味相反的文章?

我不了解具体算法设计问题,也许需要更复杂的集合算法。每条资讯有自己对应的镜像,就像本我对应的超我,就像西斯武士对应的绝地武士。不甘做机器保姆的小编可以参与打造这样的集合,提升机器灵魂的同时提升自己,共同进化。彼此是对方的启蒙者,而不是做一个被动的仆人。也许会有偏差,会有博弈,但魅力就在这里。在《失控》看来,人机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抗才能共同进化。也许算法在等待读者自己走出沉沦,但对抗就要求算法更弹性一点,更抢先一点,主动试探读者是否想要逆风而行。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