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赵雷爆红!为何说小众的网易云音乐从BAT口中抢食变难了?

发布时间:2017-02-14 15:13:05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之家用户
导读:副标题#e# 文/王新喜 赵雷火了之后,伴随社交网络的刷屏,赵雷作品在在线音乐平台的播放量以及数字专辑销售量直线上升,从社交网络到搜索引擎到在线音乐平台,赵雷的搜索指数都在直线上升,从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百度等在线音乐平台上,赵雷《成都》

流量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命脉,流量支撑着一切商业模式与资源配制、填平价值洼地的基础。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对于独立歌手而言也是如此,音乐人作为版权方最核心的诉求肯定是希望自己的优质音乐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宣传与推广,用户也希望有机会听到更多的优质作品。尤其是背靠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的QQ音乐、虾米等平台由于具备连接粉丝和自媒体自发的二次衍生加工,都让赵雷的传播热度指数级增加。

另外是版权方面,目前腾讯系已砸下重金投入,国际唱片业协会曾指出,目前全球主流数字音乐曲库量为4000万首。而在国内,资料显示,腾讯与海洋音乐合计拥有中国42%音乐词曲版权授权和53.1%的音乐录制版权授权。而依赖社交网络向各平台辐射的布局能够最大范围的覆盖用户,构建护城河和壁垒。而阿里在大文娱乐战略下,虽然在版权数量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依赖虾米+新浪微博的模式连接社交媒体,强大的渠道和电商能力也在驱动其音乐传播力与影响力迅速扩散。

网易云音乐赵雷的数字专辑销售数据显然是其千载难逢的推广机会,但以网易云的定位就是小众民谣范儿,可观的数据并不足为奇。但如果从推广渠道、盈利模式、社交网络粉丝效应来看,赵雷及作品在网易云并不如QQ音乐平台让人兴奋和出色的表现,其增量也不如后者可观,这很大程度上还在于网易云在版权上的匮乏,这也是其一直以来被行业认为:其唯一的出路可能是被卖掉。

因为目前BAT三家主流大众音乐平台重金投入的资源暗战正让竞争变得残酷。百度音乐完成与太合音乐集团的合并之后,也开启了融资并与唱片产业对接之路,阿里音乐握有滚石、华研等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代理,其粉丝互动模式还在寻找新的盈利空间;QQ音乐则侧重内容扩张与整合模式、华纳和索尼都把独家版权代理交给了腾讯。三巨头以巨额资源投入、流量与粉丝喂养、版权代理、变现模式多重驱动来争夺独立音乐人资源,进而争夺音乐产业的连接权。

总的来说,各种主流大众平台正在收割赵雷带来的传播红利,各大平台也在首页与重点位置对民谣音乐人与赵雷进行推荐,可想而知,为迎合大众趣味,平台对独立音乐人的争夺也将更加激烈,行业下半场的玩法还隐藏在版权+渠道+创作人+线上线下一体化+社交网络的一整条数字音乐产业链中。民谣歌手、独立音乐人未来将从巨头的收割与拉锯战中迎来一波互联网粉丝红利。

未来巨头将以资源投入、流量喂养、变现模式创新多重手段来争夺连接权

回到主题,在线音乐流量虽大,但却面临盗版横行、付费模式变现难等诸多问题,其实不管是传统唱片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都需要依靠“金主”才能维系下去,而现在金主显然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从赵雷在QQ音乐等平台的粉丝、流量增速来看,显然让赵雷和民谣界兴奋的不仅是大众的认知和认可,还有主流大众音乐平台在增量市场具备开拓的价值和大众渠道的作用。

从当前在线音乐格局BAT+网易的未来性来看,市场对网易云音乐这个产品的看好与担忧都是一样的。网易虽然有着非常好的现金流和稳定的市值,但在音乐领域依旧停留在小众文艺的产品层面。借助偶发性热门IP驱动不是长久的打法。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来看,网易云音乐在未来可能较为被动,一是资金实力、用户流量、版权上与BAT尚有差距,其次是后发入行未占据更好的市场红利。如果想在音乐下半场中跑的更快,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必不可少。

而谈到赵雷的火和民谣的崛起,小众平台的专辑销量固然重要,但在平台争夺战更为激烈的主流大众平台的市场增量的开拓更是关键。对于民谣音乐人而言,要从默默无闻跃入到大众视野,需要从固定圈子跳出来并向经营自己达成转变,依赖自来粉打通大众音乐平台的节点,并带动社交媒体的传播。比如当前豆瓣、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上聚集了大批的民谣粉,如何带动这批民谣粉向大众音乐平台转移,构建并扩大自身的付费粉丝基础也应该是民谣音乐人的思路。

在传统唱片工业体系下,很多进入唱片公司签约视野的歌手往往靠的就是表演,但互联网领域的大玩家正在改善音乐人成名成家的链条——更好的占据用户时间,通过碎片化时间积累歌手人气。随着巨头对独立音乐人的抢夺战打响,某种程度上,独立音乐人迎来了新的春天。

而互联网在改造音乐行业中也创造出了大量机会, 各大平台在个性歌单推荐算法机制建立之后,还需要通过打造社群氛围、社交传播机制、兴趣部落为其连接更多的粉丝,如何让音乐人能从在线音乐产业链挖掘到更多的增量空间,形成更为完善的分发链条,也将是各大平台拿下这一波民谣与独立音乐人红利的关键。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广告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