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娱乐化的QQ口令红包,抢占年轻群体

发布时间:2016-01-23 10:28:43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cctime.com
导读:网络红包始于2014年春节,发展到第三年有哪些不一样的趋势呢?从跨年红包的数据上我们明显看到的一个趋势就是,针对90后年轻群体的创新娱乐化红包新玩法。这也让QQ口令红包

网络红包始于2014年春节,发展到第三年有哪些不一样的趋势呢?从跨年红包的数据上我们明显看到的一个趋势就是,针对90后年轻群体的创新娱乐化红包新玩法。这也让QQ口令红包成为最大的赢家。

数据显示,QQ红包在元旦跨年夜当晚约有1.72亿人在刷QQ红包,共刷出红包5.62亿个,参与人次达到729亿次,人均刷红包的次数为424次。

为什么是年轻群体?

为什么年轻人群成为红包大战的必争之地呢?我们不妨先对红包的演进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梳理:始于2014年的微信红包,更像是微信产品经理的一次无心插柳,但社交关系与春节礼俗的加成效应,让它从互联网重度人群向轻度人群蔓延;在2015年春节,支付宝利用图片口令奇袭,上演了一番互联网双巨头的近身缠斗,最终也难敌微信和QQ,但红包也跳出了互联网圈,跻身全民现象。

你可以梳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一个重量级的互联网产品,如果想催生出全民参与的现象,需要经历一个降维扩散的过程,抢占前期的互联网重度用户,并借助他们完成向全民参与的关键一跃。既要重度使用互联网,又能愿意跟你一起玩,90后人群就成为了必争之地。

为什么是QQ红包?

QQ覆盖的用户人群以90后小鲜肉居多,一旦产品戳到了他们的某些兴奋点,这些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似乎可以瞬间引爆奇迹。

仅从用户构成来说,QQ平台确实有优势,它有超过5亿的18~29岁的年轻用户,且沉淀了包括家人、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诸多社交关系。在2015年QQ春节红包的抢包大军中,90后更是绝对的主力军,占到参与人数的55.6%,成功抢到了62.3%的红包。

但这并不是必然的因果逻辑,在我看来,真正引发90后参与的要点在于恰到好处的「娱乐化」,这也是2016年春节红包大战的最重要看点。

QQ口令红包走红,将娱乐化进行到底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一份《90后: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报告中,也有提及90后更喜欢用网络热词表达自己,更具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追求个性化、崇尚自由,他们选择性地关注了更能满足这些特质的内容。于是,网络热词快速风靡、社交网络热点事件、暴走漫画大受欢迎、花漾字体拥有市场、弹幕视频一夜爆红……

再回到之前跨年夜为何QQ红包可以火起来的话题,你会发现,它的产品设计与运营上确实踩中了一些娱乐化的节奏点。

比如,QQ口令红包使用了这种重复口令才可以领取红包的设计,规则简单,又具备虐人、调戏、起哄、整蛊等脑洞大开的趣味玩法,这种「玩」红包的场景化设计,可以极大激发用户的参与度,而非只是简单的抢红包。

此外,QQ此次还将娱乐明星的社群玩法也带到了玩红包的运营当中,包括李易峰、TFBOYS、吴亦凡、杨洋、赵丽颖、沈腾&马丽等当红明星为粉丝派送上亿红包。他们既是娱乐潮流的风向标,也是各自粉丝社群的中心节点,当娱乐明星都来玩红包时,这就已经不是一件互联网圈内事了。

对很多品牌商而言,红包大战的娱乐化将是一次重新审视红包功用的契机。在此之前,红包更像是可以引流的硬通货,计算新客的购买成本肯定是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在激发创造力、打破填鸭硬塞的广告面孔、引爆社群关系等软思维层面,确实缺乏亮眼的好案例。

所以,今年春节红包大战真正值得关注的方向,不在于空泛讨论的所谓账户体系、互联网金融、多屏营销等理论,而在于抢占年轻人的心智,用娱乐化的方式将下一代主流人群攒在手里。QQ凭借自身的优势,已经走在了最前面。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