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经验 > 正文

血泪教训!O2O创业者一定要避免这十个坑

发布时间:2016-02-02 11:16:45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i黑马
导读:近几年,众多传统行业出身的创业者迫切地想转型至互联网行业,那种与生俱来的草莽精神让他们直接进入了这个行业。但互联网与传统生意的差异,以及生意思维上的鸿沟,让很多

任何创业项目,最重要的是有合适的团队。当时自己过于急于求成,怕项目风口期很快过去,所以匆忙间拉起了一个看似完整而豪华的团队。同时我还听取了投资人的建议,一开始就为所有核心部门的高管设置和岗位相配套比例的股份。

没想到如此一来,公司团队内部出现了很多问题:

由于大家背景各异(来自于国企、外企和民企的都有),处事风格完全迥异,很多事情在讨论中反复,反复后再讨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开会和制定战略中。另外大家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也不尽相同,有些人看到利益就上,见到风险就退,完全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这使得公司的凝聚力出现很大问题,严重影响公司员工的士气和公司氛围。

通过大半年和股东之间的合作,我有如下感悟:

1、公司股东和管理核心人员,宁缺勿滥,千万不能为了任何原因而拼凑团队。哪怕投资人说你这个核心团队不齐,你尽快补齐我马上就投资给你,也不能为了拉到融资而拼凑核心团队。

2、留有一段时间观察团队磨合情况,不要立刻给予公司股份。团队在组建起来之后会有一定的磨合期,在这段磨合期内,你可以观察团队成员的情况,根据情况选择是否留用、是否给予股份。

3、大企业职业经理人创业时要慎用 

原因如下:

1)一般在大企业做过5年以上的职业经理人有会职业病,做事情容易眼高手低,需要有一群人来供其支撑和指挥才能完成一个项目。职业经理人在大企业时容易做成项目,并不意味着创业时也能做成同样的项目,因为前后平台有很大差异。

2)大企业普遍存在“企业政治”,各部门间会有政治斗争,熟悉这套斗争手段的职业经理人会不自觉地应用到创业公司来,这给创业公司带来极大的隐患与伤害。

4、喜欢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搬弄是非者决不可用

这种人是核心团队中危害最大的人,喜欢和每个人表面上老好人,

背后却搬弄是非,搞得团队内部四分五裂,遇到这种人坚决不能留,要立即开除。无论付出的代价有多大,都比留用他对公司日后的危害要小。

5、表面夸夸其谈、做事无法落地者决不能用 

喜欢吹没关系,把他吹出来的事情交给他干,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检验其能力,不行就开除。

6、做人小器者决不能用(例如可以从吃饭请客中看一个人的品质,如果每次吃饭都不喜欢买单的人,说明其喜欢享受别人的付出,自己只愿意接受而不想付出,这种人不要指望他会为别人付出。)

7、任何小事,答应别人的事情几次催促未完成者不可用

这种人就是不靠谱的典型,别指望小事无法帮你办到的能在公司中做好大事。

8、不愿意出资金者,不管任何借口,都不能给股份

团队曾有人说家庭困难,让我先帮他垫付并代持他的股份,直至最后公司结束还在我的手里代持。

这一点说的有些绝对,但作为股东,股份对应的不仅是利益,也是责任。如果你只想享有利益,不想承担责任,凭什么指望你以后有风险时能一起承担?就算他真的有家庭困难等其它方面的借口,那么,如果这次你帮他垫付了资金,下次如果再需要投入资金时呢?还有,创业期要经历一段很长的低工资时期,甚至都可能面临发不出工资,他都没钱吃饭了还怎么可能饿着肚子陪你一起拼搏呢?如果真的有困难,以后再一起创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9、遇到困难或风险就要退出之人,不要劝其留下

首先此人抗风险能力太差,肯定不会和你长久呆在一起;其次,就算是这次把其劝住了,下次风险来临时他还会再退出;再者,这种人不但自己会退出,还会在退出时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他人的判断,影响团队士气。

坑四:只和一家投资机构签约,不再找其它投资机构

我们差不多是1月初签的TS(投资协议),因为没有经验,签过TS后就一直遵守合约规定不再接触其它投资人,当时投资人也答应我说应该在年前就能到账,于是我就抱着欣喜的态度等待着资金入账。但没有想到在最后关头除了问题。

在签完TS大约一个月后,投资人打电话告诉我投委刚好在上海开会,想到公司来对我们的项目了解一下,算是走个过场,当时也没想太多,也没有过多准备。

没想到投委过来后大家气场不合(投资机构的投委会委员思维偏传统),聊得不是很愉快,回去之后投委就投了反对票,而投资人则坚持继续投资,于是项目就僵在了那里。此时刚好在春节前夕,其他投资机构大都处于休假模式。

庆幸的是,这家投资机构还是很讲信用的。在项目僵持了一个多月后,投资机构的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为了我们这个天使项目亲自飞到哈尔滨找投委,在他们非常有诚意的沟通后,投委终于答应,但在条件上做了些改变。

此时,已经是3月底,距离签TS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之后我们还还需要协商正式协议、打款,这一过程又持续了一个月,直至4月底,我们资金才到账。此时洗衣行业已转入了淡季,我们错过了发力的最佳时机。

回想起来,如果我们当时多找几家投资机构,就不至于在一家投资机构出现问题时陷入非常被动尴尬的境地,错过最佳的发力时机。

坑五:只知埋头深耕,不知抬头看天

拿到天使投资后,我们决定沉下心来深耕运营。我们从工厂、干线物流、站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

本来我们的计划是深耕半年到2015年10月,等数据上了一定台阶后,再去拉下轮新的融资。但给我们的打击是,我们行业的竞争对手在8月份宣布,拿到了1亿美金的B轮融资,而且还是百度战略投资。(之前大家虽然有差距,但还能看到其背影。到了那时,它已经成了一片天空。)

之后,我们的节奏完全被打乱,等我们抬起头想赶紧去找融资时,正好碰上了行业内的最淡季(8-9月)。我们数据做不上去,而最受影响的是,O2O已经势头回落,不是年初受到投资人追捧的香饽饽了。我们转而跌入了万丈深渊。

坑六:无论好坏,所有情况都分享给了团队成员

开始时我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人,愿意将投资人及外界获取来的各种消息分享给我的核心团队。可分享多了之后发现,如果分享的是正面的消息,大家会比较兴奋;如果分享的是负面消息,核心团队的士气会马上跟着下降,甚至有人遇到风险就想马上撤退,并拉拢其他人一起撤退。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