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策划 > 正文

“进度条”如何有效的帮助用户体验设计?

发布时间:2016-09-10 07:35:36 所属栏目:策划 来源:简书网
导读:用户及其痛恨的一件事就是等待。如果你为了考验他们的耐心而让他们等的太久,那你就极有可能失去这些用户了,他们会毫不留情的放弃你的网站或应用程 序转而投向更好的地方。

7、显示完成百分比的动画

jdt201608089

显示完成百分比的进度指示器是在有等待动画的指示器中最为有用的一种。它们突显出当前的处理状态,告诉用户系统已经完成了多少工作量以及还剩余多 少。这种指示器能清楚的向用户解释当前动作的处理进度。就经验法则来看, 它适用于那些需要花费10秒钟或者更久的任务。其实,给用户一个预估的大概时间往往就够了,并不是非得精确。类似于“这会耽误您一分钟的时间”这样的文本 描述就足够。

这种指示器也可以用在消耗时间少于10秒钟的情况下,例如系统正在加载一系列的文档或注册表文件的时候。此时最好包含诸如“ 已更新3/50”这样的文字解释。另外一点,对于那些消耗时间的动作,要给用户停止当前进程的选项,以免他们等的不耐烦想要退出。如果你忘了这么做,那你 的设计将会让用户失去控制权,而没有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

这种类型的动画帮助用户构建起一个关于动作执行速度的期望值。反过来,速度的变化又可以见证究竟是哪个阶段影响了用户的满意度。无论如何,如果指示 器在接近完成的时候却停下来耽误太久,这种情况就很容易激怒用户(不信任你的指示器),这样的话进度指示器在用户心里似乎也变得没有用。

8、连续性动画

jdt2016080811

进度条能代表一个动作还要多久才能完成,但通常情况并不总是准确的。你可以通过让你的连续性动画一开始较慢而接近完成时运行很快来把那些小的延迟隐藏起来。但是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进度条切不可停下来,这样的话容易误导用户以为程序冻结出故障了。

9、显示步骤

jdt2016080812

相比于仅显示完成的百分比进度,更好的方法是显示出加载进程中涉及到的多个步骤。这样做,用户虽然可能还判断不出每一步要花费多长时间,但是如果能看到总的步骤数,他们至少在心里会有一个评估值。

10. 轮廓图屏幕

jdt201608088

长时间的等待会严重的影响到用户的体验过程,但还是有可能使得这个等待过程令人愉快而具有说服力的。轮廓图屏幕就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它能够让用户专注于数据加载的过程而非等待时间本身。

轮廓图屏幕其实还是一个空白页,只不过它在数据加载出来之前能够先向用户传达出页面究竟会有哪些数据类型以及各数据量如何。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能让 用户理解到程序对动作的响应速度是正常的,只是页面中的具体信息尚需要一点时间陆续显示出来。 Medium 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在数据加载过程中先显示出一些数据的占位符, 这就将屏幕中的重点放到了这些正在加载的内容上而不是等待过程。

11、避免静态的进度指示器

静态的进度指示器就是那些没有任何动态图片只配有一些类似于“加载中…”、“请稍后…”这样的静态文本信息的指示器,它们只能告诉用户他们的动作请求系统已经收到了,却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因此,这种做法必须被其他更有效的指示器取代。

12、避免有不可重新点击的警告

设计的最大失礼之处就是程序通过诸如“再次点击可能创建一个额外的订单”这样的信息来警告用户针对同一操作不能点击两次。这样的做法是极为不友好的因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该威胁警告用户。 而且,用户基本不会有兴趣去阅读如此长的提示信息。

13、 处理无聊的等待过程

jdt201608084

注意不要让用户在等待的过程中太过无聊,可以尝试一些能够分散他们在等待时间的注意力上的事情,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而令人愉快,甚至给他们一些超出预期的惊喜吸引他们,从而诱使他们多点耐心等待加载的完成。比如你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精美的动画效果。

总结

进度条是使用户的等待过程变得清晰而流畅的最好方法。给与用户反馈信息将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耐心,而且会促成一个积极有效的用户体验过程。反馈信息能够很好的处理不确定性并使用户更愿意花些时间来等待程序作出响应。一个优秀的进度指示器能够指引用户顺利的完成目标任务,甚至能在用户间,建立起对你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的更好印象。

译自:https://think360studio.com/how-progress-bar-indicators-help-in-mobile-ux-design/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