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杜蕾斯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有多少创业公司死在了公关上!

发布时间:2016-01-23 11:15:52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创业邦
导读: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潮水泛滥的一年,尤其是在上半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悲催现状竟然华丽丽的转变成了“毕业就创业”的壮观景象。不过,“飞得越高,跌的越惨”

杜蕾斯 创业公司 网络公关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潮水泛滥的一年,尤其是在上半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悲催现状竟然华丽丽的转变成了“毕业就创业”的壮观景象。不过,“飞得越高,跌的越惨”这句话应验的好快。下半年,随着中国股市的断崖式下跌和美元风投机构的迅速离场,以及中国传统产业转型的集体迷茫,推动着中国经济就像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方极乐世界慷慨赴死的唐僧大大,前景堪忧。凭着激情冲动和三分钟脑热冲进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们往往由于弹尽粮绝而暴毙而亡。

为什么说公关会成为创业公司的死穴?

尽管“全民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政治正确。然而,改革开放已经将近40年的中国面临着“机会越多,竞争越惨烈”的尴尬现状;另一方面,创业成功必然是个小概率事件,他们就像是选秀节目中,一定要在十几位被鉴定为极其优秀且才艺不分伯仲的参赛选手中选出三甲一样,往往蕴含着相当大的运气成分,不管你是小孩老人,残疾还是没睡好觉的,都难以逃脱这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宿命。

事实上,创业公司的倒闭,也并非全部是宿命、冲动导致的。由于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融资成为第一要务而且是新常态,进而,公关有幸成为他们在运营、产品这些最基本的公司架构之外的第一业务诉求,甚至优先级大于财务、销售等。创业公司公关先行,在行业中攒攒人气,借以提高自己身价,甚至在目标投资者的印象中造成“一鸣惊人”的效果,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公关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公关做得好,必然为公司带来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可公关的节奏,口径把握不好,在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上午天堂,下午地狱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看看那些被扒的只剩下内裤的前辈们吧,游侠电动车、一亩田、云视链,他们都是在巅峰时期一夜之间从创业小明星变成万人唾骂的骗子创业典型的,而PPT之外还会造什么?数字有没有造假?技术是不是最先进?谁会管呢?大家都是来打酱油的好吗?

公关是一门重实践的技能性学科,而且对信息的反应要求非常敏锐,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而创业者大多技术出身和学历上的高富帅,因此,他们对公关的认知上有很多偏差,这种偏差随着公司的会迅速放大,以致于成为创业公司的的公关死穴。作为一位曾经就职于大型angency,服务过中国互联网前三强,亲历过IT公司的互联网转型,也多次亲手操作过创业公司的公关业务,又在大型甲方挥洒热血的互联网老兵,我对这一点感同身受,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创业者的那些奇葩的公关认知。

1、刷脸公关

很多创业者,常常混迹于3W、车库、星巴克等咖啡厅,与媒体的勾兑自然少不了,微信朋友圈、脉脉、陌陌等社交途径多种多样,加之现在很多关注创业的媒体兴起一大波,并且声称免费为创业公司报道,这给创业公司老板造成了一种认知幻象,认为公关就是一种完全免费的平等勾兑,媒体记者们会对自己的品牌关爱有加。更有甚者,创业者把媒体记者的场面话当做承诺,责令手下的公关负责人督办此事,殊不知人家只是“说说而已”,过段时间不但这句话记不起来了,就连你是谁都不记得了,跑会的记者每天阅人无数,日理万机,也不能怪人家记性差了。但是,由于这种沟通不力归罪于手下的公关负责人,实在是天下奇冤。我一个朋友在某小米系智能设备公司,市场总监竟然赤裸裸的告诉她:“我们没有公关预算,找人发稿写稿只能靠刷脸。”真是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其实,像创业邦、虎嗅、猎云网这些媒体宣称关注创业公司,是表达一种海纳百川的态度,而非来者不拒。对于他们而言,关注创业公司的目的在于挖掘到对读者对投资人有价值的信息,而创业公司真正有价值的点非常少,几乎就是融资和产品发布,因此,创业者引发主动报道的机会其实很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真正需要一个优秀的策划人有足够的预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公司得到一个不错的曝光。

2、迷信公关万能

有一种创业者认为公关是万能的,有了公关就能摆平一切。融资前公司估值低,就要求公关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产品体验差投诉多,就要求公关把负面声音压下去,市场份额低,就要求公关每天在媒体上吹牛。不可否认,这些做法在以往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体验为王的时代,用户往往会由使用产品时的糟糕体验升格为对公司的诟病,你服务的用户不是傻子,不是媒体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因此,公关不是万能的。公关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小博大,就是所谓的“借势”,就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通过一些技巧放大公司的影响力,但是无米之炊的活儿,是对公关从业者的侮辱。

3、自作聪明骗方案

骗方案是整个公关行业深恶痛绝的一种卑劣行径,以往只见于大公司,由于财大气粗,业务很诱人,很多公关公司在竞标阶段拼命做好创意,最后发现只是“陪标”的,你被无厘头的理由T出局之后,甲方把创意拿走自己操作了,你的熬夜加班都白费了。而今,这种流毒也传染到创业公司身上。

我一位朋友去一家跨境母婴电商某芽面试,这位朋友是按照对方指定的时间提前十五分钟到的,结果对方从HR对接人到业务的面试官都对朋友的来访表现出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惊讶表情,随后,面试官在会议室里和朋友聊了三分钟,就是问一些简历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废话,接着,进来几个说要开会,已经预定了这个会议室,于是面试官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对朋友说,今天这个时间有三个其他的会议要开,也没会议室了,所以让朋友回家把之前做过的案例发给他,另外需要做一个的策划方案给他看看。尼玛,时间地点都是你们订的,你没时间干嘛要约人面谈呢?会议室被抢了叫什么事儿?楼下咖啡厅、公司休息区难道就不能聊吗?

需要补充的是,这位朋友此前去过该公司其他业务线面试,同样遭遇类似的待遇,他是带着对电商行业长期的关注和满满的诚意去的,却遭遇对方如此怠慢,究其原因,是这个公司没有调整好心态,想要以招聘的方式骗方案,你觉得是朋友心眼小吗?他从猎头那里了解到,那个猎头沟通过的三个候选人遭遇了同样的待遇。这种耍小聪明的做法,表面上是投机取巧赚到了,然而损坏的是公司品牌形象在业内的口碑,是得不偿失的。

4、杜蕾斯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的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