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https://www.05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2018车联网江湖:百度凶猛,阿里提速,华为野心暗藏,腾讯以退为进

发布时间:2018-12-12 03:16:29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钛媒体TMT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2018车联网江湖:百度凶猛,阿里提速,华为野心暗藏,腾讯以退为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邻章 得益于通信网络、人工智能技术相继来到技术突破点,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汽车,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价值重估,开始摆脱交通工具的固有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2018车联网江湖:百度凶猛,阿里提速,华为野心暗藏,腾讯以退为进

2018车联网江湖:百度凶猛,阿里提速,华为野心暗藏,腾讯以退为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邻章

得益于通信网络、人工智能技术相继来到技术突破点,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汽车,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价值重估,开始摆脱交通工具的固有定位,转而被业界视为是继家居、工作场所、公共空间之外的“第四空间”,成为承载资讯服务、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以及链接未来自动驾驶合作的新一代生态体,开启了新一轮的想象空间。

第四空间争夺战进入高潮期

对此,巨头们显然不会无动于衷。

事实上,面对汽车这一全新移动商业空间,早在2015年前后,巨头们就曾掀起过一轮车载热潮,相继发布了各类车载系统,诸如百度的Car Life、阿里的ALink、腾讯的腾讯车联等莫不如此。

如今三年过去,巨头们对于汽车的智能化改造热情依旧不减,不过对如何改造汽车的理解却深入了许多。巨头们对于汽车的智能化打造已从过往的延伸智能手机功能体验转为了将汽车视为独立个体、量身定做,打造智能汽车基础设施服务的新阶段。

如我们所见,百度、腾讯、阿里等相继推出了在新理解下的车载系统。

诸如百度在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人车AI交互系统——Apollo小度车载OS,腾讯当时也也在2017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推出了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阿里推出了基于 AliOS 开发的车载系统方案斑马智行;在此之外,华为、高通等通信方案解决厂商以及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们也是积极参与其中。而国家的大力支持、引导,《智能网联汽车路测规范》等相关政策规范的相继出炉,更让巨头们对于汽车这一第四空间的争夺进入高潮期。

二、巨头林立,车联网市场一超多强格局初现

可以说,车联网的市场竞争,自2017年至今已是百家争鸣。但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么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巨头们在车联网市场的表现又如何?从现实来说,虽然车联网还尚处发展早期,但随着市场参与者前进步伐的各有不同,事实上车联网市场一超多强格局已经开始初步显现。

1.百度:技术释放、合作联盟暂处首位

得益于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及早布局所积累的技术优势以及Apollo开放平台能力的迁移和其所构建的联盟生态,Apollo小度车载系统自2017年面世至今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进展显著,使其在解决方案的完整性、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合作生态联盟的广阔性上,处在了相对的领先地位。

在技术释放上,自其推出伊始就宣布其将提供包括人车对话、人脸登录、疲劳监测、智能安全、AR导航、车家互联、个性化服务和内容等在内的核心AI功能;

而后在2018年百度AI大会上,Apollo发布了面向量产的完整人工智能车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小度车载OS,提供了包括液晶仪表盘组件、流媒体后视镜组件、大屏智能车机组件、小度车载机器人组件在内的四个完整组件,推出了在业界首创的多模交互体验,同时开放了HMI、应用层、TSP、OTA、帐号五大能力,其所提供的一站式部署也大大的加快车企的智能化进程,让传统汽车到智能汽车的升级从半年缩减为30天;

在百度世界2018上,小度车载OS又对外发布了第五大组件AR-HUD智能挡风玻璃组件,这也是业界首次发布AR-HUD,以及Apollo车载智能小程序、小度车载OS Future版和一站式汽车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等。

而在技术量产落地上,小度车载OS也走在了业界前列。在Apollo小度车载系统推出伊始,其就与一汽、奇瑞、北汽等13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并在2017年就实现了与其中四家车企8款车型的量产落地;当下小度车载OS已与戴姆勒、宝马、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奇瑞等23家车企达成车联网领域合作,已上市合作车型达到了12款。

而这也使得百度Apollo小度车载OS一举夺得了国内车联网领域合作伙伴最多、上市合作车型最多、覆盖场景最广、合作车企最强的名头。可以说,当下的小度车载OS似乎已打通了车联网从技术到量产落地的奇经八脉。

2.阿里:改变思路,四处学技

若从进军车联网的时间来说,其实最早的应是阿里。在2015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共同打造“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开始基于YunOS开发车载系统方案斑马智行;在2016年推出了全球首款互联网SUV——荣威RX5;

在2017年云栖大会上,又正式将YunOS系统升级为AliOS系统;在今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又发布了全新的AliOS 2.0系统,宣称其在“感知、交互、应用、平台、安全五个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化,将定义下一代互联网汽车的标准”;

而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在随后也公布了斑马MARS版本(斑马智行3.0版本),宣布新增包括AI场景引擎、车载K歌系统、沉浸式音乐、AR辅助驾驶等在内的十大亮点功能,预计将于2019年推出。

但事情的有趣之处在于,在时间上先行一步的阿里,在车联网技术更迭和朋友圈的合作扩大上,事实上相对而言是慢了半拍。

首先从技术更迭来说,诸如在多模态交互中,在此前百度小度车载OS的发布视频中,已经支持用户通过语音发出指令并“点头确认”的多模态交互,而且支持用户在行车过程中,扭头看向车机中控即可唤醒语音交互的肢体识别,但AliOS当下仍处于从语音交互到前往表情、手势、眼神等多模态交互的路上,此前AliOS多模态交互负责人王恺表示:AliOS的手势识别交互也正在开发当中,会选择合适时机向外界公布。

而在朋友圈的建设上,我们也看到,虽然阿里进入车联网的时间相对于百度、腾讯早了近两年,但至今阿里车联网的合作伙伴却大幅少于小度车载OS的23家,目前只有荣威、大通、名爵、东风雪铁龙、福特、观致等品牌开始使用基于AliOS的斑马系统,使其在合作伙伴上略领先于腾讯车联。

或许正是这种稍显尴尬的现实,也让阿里开始改变思路,从过往的深度控制走向开放联合,希望与业界巨头们进行合作开发车联网系统。诸如此前日经新闻就报道称:阿里巴巴将与日本汽车厂商本田合作,共同开发车联网服务,而斑马网络也召开智行探索大会,开始联合汽车服务商成立互联网汽车在线服务联盟(OSA),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服务行业。

整体而言,虽然不能说阿里在车联网上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但从当前形势来说的确还是稍慢了半拍。

3.腾讯:放低姿态,甘作配角

(编辑:云计算网_宿迁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